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

創作成員 吳融霖


攝影:Liang Hua-Lu




吳融霖

劇場自由工作者

輔大哲學系畢業,輔修英文







身體


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不同的特質與質感,身體的構造、身體的慣性、行動的方式都是影響一個人身體質感的因素。如果你靜下心來觀察身邊的人,光是走路,便會看到千百種不同的走路方式與身體姿態:駝背的、挺胸的、肩膀歪斜或骨盆歪斜的、上半身向後傾或向前傾的、跛腳的、緩步的、疾行的……等等,這些不一樣的地方也是人有趣之處,想想看如果都一樣,那多無趣啊。

戲劇表演或跳舞常要求演員或舞者回歸中性的身體,中性是一種平衡穩定的狀態,沒有特殊的表情,看起來擁有各種可能,肢體是協調的,姿勢或行動都是和諧恰到好處的。如果先找到中性的身體,再去表現衝突跟失衡的狀態,將會更有說服力,因為我們知道那個尺度在哪。雖然是中性,但實際上還是會看到每個人身體些微不同的質感,十分有趣。

這半年來跟著TAL密集的做鈴木訓練法,發現此方法的確是個身體甚至是心理的照妖鏡,因為有一套固定的訓練模式,固定的標準動作,要求中性的姿態,當你身心有甚麼狀況,很容易在訓練時顯現出來,當出現問題時便知道哪裡需要調整,是訓練演員很好的一套方法。但自己有時在身體的鬆與緊之間沒掌握好會過於僵硬,只是外在形式有做到,身體卻不夠放鬆,期許自己能更找到鬆緊之間的協調。

身體真的會說話,真的有表情,在這人與科技產品相處的時間多過於人與人相處時間的時代,我們更要喚醒身體意識,打開覺察,仔細聆聽與感受,隨時準備好接收一切訊息並找到適當的方式回應,最後找到屬於自己存在這世界上的樂趣。

記得,要善待身體,但有時也別對他太好,給他一些挑戰,看看他能夠到哪裡,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,盡量發揮他原本該有的能力吧。



等待


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,等待各式各樣的人事物,唯一不變的就是——等待死亡。

海德格曾說過人是一面對死亡的存在。因為死亡是人一生中最大的恐懼,我們如果正視這件事,完完全全接受它並與之共處,你真正克服了死亡的恐懼,那世界上的一切再也沒甚麼好怕的也難不倒你了。

知道會死,就會更加認真生活,好好把握身邊的人事物,不會把生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物上,並積極尋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,等待是美好的。

可惜的是,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時間還很多,死亡離我們還很遠,便不珍惜身邊的一切,甚至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,其實每一秒等待都是折磨。

知易行難,假使能將所知所學身體力行的實踐,那世界上很多憾事就不會發生了。等待是天堂,等待是地獄,怎麼樣的等待取決於怎麼樣的心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5.06.07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